壹号娱乐

你的位置: 壹号娱乐 > 壹号娱乐APP >
壹号娱乐APP
TOP1体育(中国游)官方网站
发布日期:2025-06-11 23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69

红花路,其实不是简单的泥土与砂石,而是时间的具象,命运的隐喻壹号娱乐APP,它见证了生命的起始与终结,成为家乡最沉默也最深刻的见证者,诉说着生与死的轮回、聚与散的无常。

TOP1体育

这还是一条普通的乡村小路吗?在中国的乡村,有着多少这样具有哲学意味的“红花路”?我想,它们应该比某些人造的公路景点要有看头吧。

东边是“生”壹号娱乐APP,西边是“死”。这是站在红花路上人人可见的表象。不过,穿越时间的长河去深度思索,西边只是“死”吗?每一座墓碑下,都沉淀着先辈的智慧、品德与对生活的热爱,它们如种子般埋入土壤。东边的后人们不断从西边知晓家族的来处,明白生命的坚韧,汲取成长的力量。所以说,西边是终点,也是开端。

红花路,一晃50岁了。它的状态却越来越年轻,村里的企业家出资给它装上一排太阳能路灯。前年春节回乡,我兴奋地发了一条朋友圈:一盏盏路灯,像被点亮的一串省略号,让过往行人眼前一亮,让曾经乌漆墨黑的乡村之夜,增添了几分朦胧,几分神秘……灯亮了,心亮了,家就到了。

“送你一朵小红花”,是当下年轻人一个诗意的、网感的表达。送到我们村里的“红花河”“红花路”,其实与那个“红花”相去甚远。即使到了今天,南周家灶这段红花路上,一年四季也只有农作物、蔬菜水果的黄花、白花、紫花,很少见到可欣赏、可拍照的红花。

红花路,也曾经带给幼年的我恐惧。唐山大地震那年,家家户户都在路上搭建了临时的防震棚。我们一家六口点着油灯,连续多夜睡在红花路边。父亲甚至将家中木柜搬到红花路上。他的预想中,一旦大地震来临,地面开裂,洪水汹涌,这个木柜总归能漂浮在水面之上,我们躲进里面,一定比防震棚实用。幸好,地震没有发生,但是几次防震演习带来的“心跳失控”,好多人都记忆犹新。

假日回乡网上叫车,才发现我的老家有个全网通用的正式名字:南周家灶。这里曾经是苏州阊门移民过来的祖先支灶烧盐的荒滩,灶以姓分,人以灶聚。

南周家灶的居民,从此开始近距离地“东迁”。大家纷纷将老屋拆除,在红花河与红花路之间的居民带上新建家园。我们家缺钱缺物,最后只好将丁头府(旧时木结构的茅屋)“抬”过去。聪明的父亲将丁头府的朝向转了90度,在丁头府的右腰部位开出南门,芦苇编织的壁帐换成坚硬的砖块,屋面也用上了母亲去海边荒草滩上一刀一刀剐回来的苫草,屋檐边缘盖上美观、防水的红瓦。这是当时乡村颇为流行的“草盖瓦封檐”——“抬屋”的场景,至今历历在目,可能对少年的我,太过震撼了。

南周家灶人丁兴旺的年代,大致与红花路的出现时间重合,不过二者并没有太多直接联系。1975年,曾规划在当年的大桥大队东边,挖一条南北方向的输水、排洪河。大队北边四五公里,有一条东西方向的梁垛河,川流不息。傍河而居的村落,叫红花大队。新开输水、排洪河的走向,从红花大队向南,经庆丰大队到大桥大队,继续向前,所以便叫作“红花河”。乡里同时在河西35米处铺造出一条平行走向的大路——现在看,宽不过三米,填土来自红花河的挖土,这条路便顺理成章地叫作“红花路”。

在我幼年的记忆里,红花路是一条沙尘飞扬的土路。一个记忆的片段是,一辆吉普车飞驰而过,在红花路上拖出一条长长的“沙龙”。那辆车来自县里。据说,当时北边某大队出现了“2号病”(霍乱的俗称)死亡病例壹号娱乐APP,县里紧急派人前来救治。而南周家灶的人们,当年只有初见吉普车的惊喜,并没有被“2号病”的可怕惊吓。